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十七章任监国克臧遇梦蝶(1 / 9)

西元一六七九年明永历三十三年

郑经西渡已经历时五年。这段期间,抗清联军之间的内斗丝毫没有减缓的趋势,郑经一方面向清军用兵,另一方面还要防范三藩争抢地盘。起初郑经与耿jg忠的交恶,在吴三桂的调解之下,双方约定以枫亭为界,倒也相安无事一段时日。但是不到五个月,平南王尚可喜竟率十余万jg锐来攻郑经。所幸刘国轩仅以数千疲卒,痛击尚可喜的军队於鲎母山下,刘国轩领军追敌四十余里,斩首二万有余。此战,刘国轩威震南粤。

永历三十年,耿jg忠的汀州守将刘应麟投降郑经,刘应麟的背叛使得三藩与郑经之间的恐怖平衡起了微妙变化,但这些微的失衡竟对战局产生巨大的影响。三个多月後,顿失犄角的耿jg忠被攻入福建的清军所擒,耿jg忠的军队瓦解、而失去了耿jg忠军队的缓冲,郑经军队被迫直接面对清军。就在耿jg忠被擒之後的一个月,郑经的军队在乌龙江败给了清军。

永历三十一年,郑经的军队节节退败,清军攻入兴化,漳州、泉州俱失,郑经被迫退归思明。稍後,刘国轩亦放弃惠州,退守思明。

一时之间,十府俱失,郑经不知所措。

「先王在世之时,仅有金、厦两岛,尚yu大举征伐,以复中原。何况今日郡王又拥有台湾,进可战、退可守,c之在我。岂能因为一败就失意丧志?」冯锡范说。

冯锡范的这一番话,倒是让郑经重新振作,再度整师进军。

永历三十二年,刘国轩领军征伐漳州。刘国轩兵仅数千,却左驰右突、数战皆捷,令清军不敢撄其锋,於是郑经部队的军威复振。刘国轩更乘势兵围泉州,但是失去三藩的牵制,满清援军开始大举集结,猛击郑军,刘国轩只好回防漳州。满清大军於是直b漳北,与郑军决战於龙虎山。

当时清军由姚启圣以及降清的耿jg忠领军,虽然刘国轩赢了前两阵,但就在耿jg忠亲自督战之後,郑军逐渐败退,刘国轩只好收拾残兵、退保海澄。

永历三十三年,清军与郑军的战事陷入胶着,为了突破僵局,姚启圣想出了一道计谋。满清朝廷听从姚启圣的提议,在漳州兴建了一个专司统战的「修来馆」,以官位、钱财利诱郑军将士来降。在三百五十年後的现在,这样的统战技俩对部份台湾人民仍旧管用,但当时诱降的背後还存在一个战略目的│姚启圣的一道「反间计」。

郑经西渡初期战事之所以顺利,正是因为情报工作的落实,这得归功於天地会在中国各地所密布的情报网络。修来馆设置之後,这张情报网理所当然得收拢这gu不断扩张的叛逃cha0,於是来到修来馆的郑军将士之中,不乏假意投降以探听情报的天地会帮众,姚启圣刻意向这些人透露暗中与清廷接触的郑军名单,不管这份名单的真假如何,都已在郑经军队内部造成严重的信任危机,许多列名这份名单的郑军将士根本百口莫辩,被迫真的走上反叛一途。

将士叛逃的事态因此逐渐失控,更讽刺的是,这窘境还是拜天地会那张严密的情报网所赐,这使得郑经不得不思考「撤军」这个选项。

至於在台湾方面,在陈永华为政宽仁而法严约束之下,不但百姓乐业、人民悦服,而且夜不闭户、路不拾遗。郑经西渡的这五、六年期间,台湾更是民户殷富、军无缺乏。

只是今年陆续发生了郑经的几位弟弟仗势抢夺民田的事件,让陈永华感到有些困扰。虽然陈永华屡屡加以遏止,但是碍於身份,实在难以执法。於是陈永华想到了世子郑克臧。

郑经西渡前,虽然名义上立郑克臧为监国,但由於当时郑克臧年仅十二岁,郑经还是将大小政务都委交总制使陈永华,郑克臧并未实际执行过监国的职务。

今年郑克臧已经十七岁了,虽然脸庞未脱稚气,但心x却拥有这个年纪难得的沉稳。陈永华心想,世子应该有能力亲自监国了,於是向正在漳州用兵的郑经发了封书函,奏请谕立郑克臧为监国。

郑克臧的x格刚正不阿、处事明毅果断,颇有祖父郑成功的遗风。果然,郑克臧被正式任命为监国之後,允公办理郑经诸弟强占民田之事,处罚、纠正了几位叔叔。这几位叔叔虽然心中极度不满,却也不敢再恣意妄为。

郑克臧虽然亲自监国了,但对於陈永华仍然视之如师、待之如父,政事无分大小,悉数请益、听从陈永华的指导与教诲。这天,郑克臧又再次来到陈永华宅邸请教政务,两人畅谈了一整个下午,等到郑克臧正准备告辞时,已是时近h昏,陈永华於是留下郑克臧用膳。

郑克臧许久没有如此放松了,自从受命监国以来,郑克臧每天都过得战战兢兢的,不敢有丝毫松懈。今日在陈永华家晚膳,郑克臧得以暂时抛开身为世子、又是监国所必须遵循的礼仪与规矩。

其实郑克臧并不是在被立为监国後才不得放松的,而是自懂事以来就过得战战兢兢。郑克臧的父亲与母亲之间并非明媒正娶,母亲还因为是叔叔r母的身份,而被祖父下令处si。纵使父亲对自己疼ai有加,但这样的出身不但令郑克臧感到自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