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(十)山雨Y来风满楼(2 / 4)

魏王自知可能会输,所以先将子女们都遣送至安全之地。

诸葛亮听闻微皱眉头,自己怎的从未听说此事,也没在魏宫看见有什么遣送的痕迹,但这等疑惑也只能暂且压下,现下魏宫人人自危,诸葛亮抬头看向似是与往常不太相同的天空,感叹天下又要大变。

在邺城外两方焦灼数日后,终于城破,刘备大军入主都城,一举擒获曹操,更令刘备方士气大涨,一路势如破竹。

此时的魏宫已陷入一片混乱,四散逃命的人中夹杂着三个在原地拉扯甚至还隐约逆行的人,只见曹丕杨修死死拉着想要往反方向去的曹植,曹丕见状对着这个自己一母同胞哭的崩溃的弟弟大喊

“父亲已经被擒!今吾等幸脱于难,才能有再起之日!!”

曹植已然哭成泪人,自知无法挽回,却还是失去理智的对着哥哥喊道

“纵使为刘备所擒又如何!植欲与父同死!”

曹丕气的牙都快咬碎,情况紧急不容他多说,对着曹植大喊

“尔忘父待刘备妾室之状?!汝不惧其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乎!?”

曹植被这么一吼瞬间怔愣住,杨修见他终于不挣扎赶紧拉着他上马,上去后曹植又如梦初醒的对着曹丕喊

“茂弟呢?何不见之?”

曹丕没好气回

“其母诸葛孔明也,无须尔忧!”说完立刻快马加鞭,三人向着反方向逃命狂奔。

刘备军一路势如破竹,很快便杀进魏宫,一军士在巡视时突然见到地上躺着一个孩子,蹲下仔细一看,显然是逃命途中被何物砸中脑袋,那可怖的伤口现在还在往下潺潺流血。赶忙叫上级前来查看,一军官来后见这孩子身着不凡,知必是曹氏中人,顿时怒火中烧,冷冷吐出一道命令

“杀了”

四年间,益州与魏地频繁交战,终以邺城陷落作为短暂的终结。

汉帝禅让,刘备以宗室入继正统,其余一切官制不变,唯独这江山,换了主人。

令人咋舌的是,刘备仍拜诸葛亮为相。

诸葛亮走在无比熟悉的宫道上,心中不由得有些忐忑,这还是刘备即位以来,第一次宣他入宫召见。

当他真正步入宫殿的时候,喜悦与微妙的不安却一同纠缠心间,不知这份忐忑是长久的别离带来的,还是由实在琢磨不清刘备对他的态度所致。

刘备见他进来,放下了手中的事务抬眼看他,一别四年,刘备两鬓有些斑白,目光更添沉稳威严,实在已有帝王之威了。

诸葛亮于阶前下拜,只方才一瞥,却心如擂鼓,清晰的感受到胸腔的振动。

近乡情更怯,不敢问来人。

刘备缓缓走下来,他想他应该是恨他的,但在他入邺城后的近两个月里,逃避的心理却始终占着上风,前尘梦断,故人何以再见。

却见诸葛亮比记忆里身形消瘦了一些,却仍一袭白衣,风姿绰约,一如当年。

“对于朕入主中原,有什么想说的吗?丞相攀附曹贼之时,想过有今日吗?”

他已经不愿意再反复试探了,积年累月的忧虑、猜疑与愤恨已经让他无法在面对诸葛亮之时,还能保持什么清醒与平稳。他甚至分不清大军入邺之时,大业终成的喜悦与终究要与孔明相见哪个更让他如释重负一些。

诸葛亮闻言有一瞬短暂的怔然,随即回道“陛下承继大统,是臣日夜之所念所盼,诛无道之师,伐篡逆之贼,自是众望所归。”

他怎会没想过今日呢?战事反覆的日子里,无数个看不到尽头的长夜里,他打探着断断续续的音信,甚至频频卜卦以测出兵之吉凶,如今终成大业,为刘备喜不自胜之心,又有何人可堪知晓?

刘备走到他面前,却没有扶他起来,只轻轻挑起他的下颌,带着冷意笑了一下,眼中有太多他看不懂的情绪,讥讽,冷漠,甚至毫不遮掩的恨意……

“是吗?曹孟德是篡逆之贼,你却愿意屈身从贼,如今朕拨乱反正,仍赐你丞相之职,却不知如今你与当日之曹丞相,又有何不同呢?”其实刘备说不上对他在政事上的忠诚几分怀疑,唯独在心中永远过不去的,便是冷心冷情的背叛,和那些下作的手段。

眼前人的神情如他所料般的有些急切了,“陛下如何要拿我与曹贼相比,彼时碍于情势,多有身不由己、口不能言之时,陛下又何故疑臣至此?”

诸葛亮终于抬头看向他,眼中仿如带着天大的不解和委屈,看得他竟有些迷惑,“是吗?身不由己,朕怎么看你心中倒是很愿意呢!当日你与那曹贼以嫁衣相戏之时,想不到朕就在外面吧,丞相是如何巧笑倩兮、美目盼兮,朕都是亲眼目睹。”刘备积压太久的怨气恨不能一气抒解到底,再不说,他便要被这股痛心的愤恨生生憋得喘不上气来。

“如今却要说并非本意,丞相当朕是三岁孩童?”

此番语句一出,诸葛亮仰视他的目光明显带了受伤的意味,同当年魏宫不欢而散的争执一样,他仍旧是分毫不相信他。

见他欲言又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